查看原文
其他

B站、快手、小红书...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网上写诗

封面新闻 中国诗歌网 2023-02-12

▲ 关注 中国诗歌网 ,让诗歌点亮生活!


“一个人,也要活成一个春天 在一朵桃红之上,提取甜蜜 让生活破土而出浓浓的诗意”。这是网友“长风@物语”写的诗句。


2023年春天,快手将与单读一起,推出一部属于普通人的诗集《一个人,也要活成一个春天》,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。


"B站、快手、小红书最近都在介入诗歌,诗歌正在日常化,成为青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。其本质实际是青年人正在回归情感,珍惜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当下时刻。"《诗刊》主编、诗人李少君向封面新闻记者感慨。

在B站的视频弹幕和评论区,一群人已“悄悄”写下上万首诗。2022年底,散落在B站的海量诗歌进行筛选、编辑,最终结集为诗集《不再努力成为另一个人:我在B站写诗》,目前已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。该诗集收入B站网友共130余首诗。源起于戴建业老师和B站UP主“有山先生”发起“我在B站写诗”等话题,短时间积累了网友投稿的数万首诗,不仅在站内形成一股热潮,甚至冲上了热搜。

《我在B站写诗》诗集


演员李现在自己的微博上推荐诗集《鲸鱼安慰了大海》


在青年诗人徐萧看来,年轻人在B站写诗,并不一定要达成某种文学成就,或者成为一般意义上的“诗人”。他们只是以诗歌这种方式,参与生活,完成自我。


作为体量轻盈的纯文学体裁,诗歌与网络的关系似乎格外契合。诗歌称得上是所有文学门类中对新的媒介传播方式非常敏感的一种。一首好的诗歌,往往能借助网络的翅膀,高速抵达读者,击中心灵。


1月11日,封面新闻、华西都市报发布名人堂·2022年度人文榜之年度“破圈”图书榜。其中,《快递中国》《鲸鱼安慰了大海》两本诗集榜上有名。

2022年,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人燕七的诗集《鲸鱼安慰了大海》,因为在小红书、微博上被明星博主推荐,而强势出圈,累计销售接近4万册。这个数据,对于一本纯文学诗集来说,算是一个奇迹了。


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诗歌类严肃、主流刊物,《诗刊》在发现诗歌动向、发掘、帮助新人方面,非常突出。比如《诗刊》在重要的栏目位置,刊发过送外卖的诗人王计兵诗歌《赶时间的人》,反响甚大。其在《诗刊》杂志新媒体上发布的诗作,也被广为传播。


“从空气里赶出风/从风里赶出刀子/从骨头里赶出火/从火里赶出水/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/只有一站和下一站”,来自江苏徐州的54岁外卖员王计兵写的这首诗源于他的一次外卖配送经历。顾客下单时填错地址,王计兵多次联系顾客后,他爬了三栋楼,才辗转将外卖送达。这些年来,王计兵已经写了3000多首诗。


媒介发展让快递诗人、外卖诗人这样的创作者有了更多被看见的机会。当诗歌遇上网络,为何迸发如此火花?带着种种问题,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到“诗歌重镇”《诗刊》主编、诗人李少君。


封面新闻:当时是怎么发现“外卖诗人”王计兵的?是他的诗在网上流传之后,被编辑发现了?


李少君:是的,当时我们看见网上有这样的诗歌,觉得很有真情实感,我就让编辑跟他联系,后来就发了他的诗。发了他的诗之后,我们也做了一些宣传,包括有出版社找他出诗集,其实就是看到了《诗刊》的微信不断推他的相关信息,介绍他的一些事迹,就找他来签约。他新诗集的序言,用的就是我们微信里的创作谈。


封面新闻:作为诗歌界人士,您怎么看小红书、抖音等社交平台对当下诗歌、诗人的推广效果?


李少君:网络可以让诗歌出圈,让更多人通过诗歌被安慰到心灵。这不仅是文学领域与商业平台合作模式的探索,也是诗歌传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自然诞生的一种现象。当下,众多的社交媒体中流行一种“轻诗歌”,这类诗歌善于表达细腻情感,能准确地挖掘出潜藏于日常生活中某些时刻的心情状态,并将其诗意表达。“轻诗歌”让人从日常生活的沉重杂乱中逃逸,给人以情感抚慰。这种诗歌的写作与阅读都比较纯粹,放大了诗歌的疗愈作用,读者的“知音式”阅读,使得诗人与读者彼此激荡、相互呼应。


封面新闻:快递员写出好诗,给您带来怎样的启发和思考?


李少君:我觉得快递员写诗,其实跟前几年草根诗歌现象有点类似。都是语文底子不错的人,因为各种原因,没有去接受高等教育,直接进入社会工作,但他们一直有一种文学的情怀。或者说,诗歌功底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了新的体验,所以就开始创作。包括以前的余秀华,包括现在你说的这位快递诗人。


封面新闻:诗歌虽然是文学的皇冠,是高精尖的文学艺术,但是它对于表达普通人的心声,也是最便捷的。一旦诗歌被有生活的人掌握,它就会发挥很大的能量。


李少君:这些人能够接触到千家万户,有更多生活体验和社会领悟,他本身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诗歌的基础,也掌握一些创作的基本技巧。古人说的有感而发、触景生情,他们回到了诗歌写作现场,当然就能够创作出比较具有真情实意的一些诗歌,如果他们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话,通过不断地提升自我,很可能写出非常不错的诗歌。


封面新闻:作为诗歌专业人士,您对这些基层诗人写诗的质量、特色有怎样的总体印象?对他们有怎样的建议?


李少君:我觉得他们的诗歌首先是特别有真情实感,按现在说法就是有生活的现场感,有生命的痛感。有些诗还是很不错的,比如《诗刊》曾经推出的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就写得很不错。我对他们的建议,诗是一首一首写出来的,生活也是一步一步过下来的,但是到了一定时候,如果对自己有更高的想法或者要求的话,需要不断自我超越。


封面新闻:写诗不一定需要特别多的像学者那样的知识,但是一个诗人要是向更高层面迈进,还是要多读书提高自我人文知识修养才行。


李少君:诗有别才,非关书也。但是如果他要自己的诗歌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,还是要多多读,多读书。读万卷书,走万里路。走万里路,应该说他们已经足够了,但读万卷书可能还需要努力。

来源:封面新闻




往期精选


征集启事 | 2023年度春季优秀诗集榜单


20首小年诗词,感受渐浓的年味


300元稿酬征集点评 | 枯 季


识别二维码享受特惠价订阅

编辑:王傲霏,  二审:曼曼, 终审:金石开

喜欢本文,请点在看 📖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